轉載:河南“一軸一廊”十字大通道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介紹
2024年11月3日~6日,2024中國智能交通大會在杭州隆重召開。2024年11月5日,河南省中工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戰軍就《河南省“一軸一廊”十字大通道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做主題分享,本文系現場演講整理而來,如有錯漏,敬請諒解。
一、基本情況
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其中,京津冀-粵港澳主軸中京港澳高速是南北縱貫河南,連霍高速東西橫穿河南,這兩條高速公路是河南最擁堵的兩條高速公路,也是國內最繁忙的高速公路路段之一。
河南省高度重視此次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把該項工作作為發展交通新質生產力,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建設交通強省,推動樞紐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來抓。河南省財政廳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成立領導小組,交通廳又組織了相應專班,希望通過“一軸一廊”十字大通道的數字化轉型工作來探索和形成河南經驗和河南模式,以“中原通”來保“全國暢”。
二、主要內容
接下來圍繞河南特色進行匯報相關工作,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示范通道布局方案
目前,河南連霍高速和京港澳高速的常發擁堵路段為612公里,占河南高速公路擁堵路段的80%左右,普通干線公路的擁堵情況更為突出,全省四級及以下服務水平占比64%。
針對河南省的路網結構和交通特點,本次申報的示范通道以京港澳、連霍高速全線為主干,以銜接互通的鄭州繞城高速和區域環線為補充,同時以國道107、國道310為支線,構造“干支聯動、互聯成網、場景連續”的示范通道,總里程約2600公里。
總體思路與場景
為保障場景一致性,交通運輸部通知明確要圍繞智慧擴容、安全增效、產業融合、體制機制創新4個方向實施5項一體化任務和14項示范性任務,因為河南省目前還沒有明確受到惡劣氣象影響的路段,所以暫未實施惡劣氣象通行安全預警任務。
另外,由于河南省所選擇的示范通道路徑都是在役公路,所以說此次數字化轉型工作不是以機電設施建設為重點,而是要在充分利用既有設施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升級擴容,通過建設多源融合數據底座,創新運營方式和體制機制,實現流程再造,最終提升管理服務。
具體來講,是通過形成數據智算一樞紐、中原暢行一張網、政策支撐一體系,來保障示范通道通行效率、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效率、出行信息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下面重點圍繞大數據創新應用、路網運營提效、加強安全保障以及政策機制創新等方面,介紹河南省的特色做法。
大數據創新應用
大數據多源數據融合方面。河南省的綜合交通服務數據中心已投入運營。本次數字化轉型在對數據中心的數據進行豐富和升級的基礎上,要整合公、鐵、水、航等綜合交通行業數據,同時要接入公安、氣象、應急等部門的關聯數據,形成全新的河南省交通大數據中心。另外,河南省還有一個獨特優勢,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的全國路網客戶服務數據中心在鄭州要建設備份中心,目前我們正在申請和備份中心進行數據聯通共享,以求在更大區域范圍和更高維度上發揮大數據價值。
大數據聯合運營方面。參照浙江數據聯盟模式,與行業路網管理機構、智能物聯頭部企業、大型圖商、設研院等合作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研究院,統籌數據治理和數據運營,大數據研究院在數據治理、場景構建、運營管理基礎上,為交通管控、行業管理、公共服務等的數字化升級提供支撐,同時對數據資產化和數據產品交易進行探索,謀求數據資產商業變現,力求在更高維度上做大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
路網保通保暢
主要通過智慧擴容提高路網運營效率。河南省過境交通量規模大、占比高,目前京港澳和連霍這條高速的日斷面交通量超過12萬輛,針對該特點,我們構建了站點加路段加路網的三層智能管控體系。
智慧站點層面。一方面,通過站前預交易來提升普通車輛的過站速度;一方面,對綠通車輛、重載貨車等特種車輛過站效率低的現狀進行了相應探索:針對綠通車輛,實施一次驗貨多站通行,在9個重點服務區建設智能綠通驗貨點,再把相關數據共享到全省389個綠通車道上,同時分析綠通車輛的行車軌跡,對綠通車輛進行畫像,如果沒有異常就免檢通行,極大程度上地提高了綠通車輛過站效率;針對入口治超—重載貨車,在38個貨運需求較大的收費站實施預約出行模式,比如對重點物流企業或工業企業實行源頭稱重和預約出行,在過站效率提升上取得了一定效果。
路段層面。對400公里核心路段通過實行出入口協調控制、動態車輛管控、動態開放應急車道等來進行主動管控,提升路段通行能力。另外,在決定動態開放應急車道籌備之初,交警部門就明確反對,但申報階段進行了一定妥協,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和方案設計階段,矛盾顯化,交警部門對于應急車道的開放還是持有異議,這是一個動態的實施過程。
路網層面,在高速、普通干線以及高速連接的重要城市出入口進行協同運營管控,在識別交通狀態及演變趨勢基礎上,通過交通管控和交通需求管理,來實現路網的流量的均衡和速度的和諧,來提高路網的通行效率。
加強安全保障方面
安全是效率的前提,也是此次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重點。
2021年,河南省開始圍繞省內普通干線公路推行車、路、空、天一體化感知系統的研究和工程建設,2022年該課題入選交通運輸部重點科技項目。課題分為三個種類,對于一般性路段,主要通過分析車和路的數據,把控道路的基本狀況,對于風險隱患較為突出的路段,疊加空天巡檢的措施,使用無人機等巡檢手段及時發現風險隱患,針對橋、隧、邊坡等高風險點,部署輕量化的現場監控措施,實時分析道路運營狀態并進行風險預警。此外,2024年發生了橋梁坍塌后,車輛連續墜落的二次事故,河南初步考慮是在入口點進行強制性管控,通過光電措施警告,或在互通式立交之前采用疏解或分流等方式,預防二次事故發生。
政策機制創新方面
一是推行差異化收費來達到均衡路網、流量的目標,差異化收費政策分為幾個類型,首先是分流量,對新通車的高速公路實施差異化收費,即通行費打折,讓車輛主動選擇新通車的高速公路,目前河南已經實施了2000公里,起到了一定效果;其次是分時段,在夜間低峰時段,貨車出行實施通行費用打折政策,倡導貨車錯峰,該政策河南實行了將近3年;最后是分類別,目前正在探討新能源車輛和集裝箱貨車等路權分配,嘗試通過通行費打折來倡導綠色出行。
二是推動一路多方協同,強化應急保障能力,在大流量和惡劣天氣時段,河南交投集團實行“321”工作機制,即提前3天研判,提前2天預置設備物資,提前1天人員到位,目前“321”工作機制已變為河南省地方標準,在全省高速公路上推廣應用。
項目謀劃與實施
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牽涉非常多的建設主體,比如政府部門、高速公路運營部門、相關企業等,同時資金來源也非常復雜,既有財政部的獎補資金,也有省財政的補貼,還有地市財政的投入和沿線企業的投入等,針對這種情況,目前既有的建設管理機制和建設管理程序都不能有效地指導項目推進。
河南省初步擬定的路徑是,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將數字化轉型工作作為專項工作推進,并印發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內容以及對應的責任實施主體單位,眾多主體單位統一委托一個單位進行集中招標,來選擇一家設計單位,以此來保證設計方案的統一性和連續性。
方案評定后根據實施主題進行內容拆分,河南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題將項目拆分為20多個內容,再根據不同的監管單位和資金來源把項目分成三大類,一個是河南省本級項目,省財政資金支持,一個是地市主導的地市財政投入項目,一個是高速公路主體企業投資的項目,三類項目分別按照既有規定程序進行審批和項目建設管理,最后由省廳統一驗收,也就是省廳要卡兩頭,即方案一定要一致,實施效果一定要統一。
溫馨提示:文章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請聯系。
上一篇:蔬菜打掩護 普貨變“綠通車”逃百萬高速費 這個團伙被一鍋端
下一篇:無